笔趣阁
笔趣阁 > 回到古代做皇商 > 第45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5节

  回到古代做皇商

“好,也不知刘姐今儿准备什么吃食。”王修晋只是想到李菻善的惊人饭量,也不知家中有没有多准备饭。“明天四皇子想要和你见上一面,约在品春楼。”李菻善这会儿才想到为四皇子传话。“他最近忙什么,以往我进京,他若在京城便会早早的出现,这次却一直不见人影,不是说别院已经建得差不多了?”至于酒楼的名字,王修晋早就没了吐槽的念头,他就纳了闷,京城的酒楼起的名字咋就没有正常的。第132章四皇子在忙什么?位于风暴的中心, 四皇子在短短的半年间成了许多。见证了后妃和兄弟为了那个位置而掀起的血雨风腥,多少人折在这场事件中。为了位置不择手段, 他能理解,但是为了那个位置置江山社稷于不故, 和蛮子, 巫人串通一气, 就算拿到江山, 与豺狼虎豹为谋真的能守住江山吗?当王修晋见到四皇子时,吓了一跳,比上一次见到人,瘦了几圈, 都快要脱相了,这是遇到什么大事了, 搞成了这样?也没听说皇宫里谁病了, 四皇子的母亲也早就不在了,难道说是嫂夫人或者是孩子出了什么问题?也不对啊!若是有什么事,李菻善早说了。“赵四哥是这怎么了?”“吃不好睡不好,”还要忧国忧心。后半句赵四没有说出口, 和王修晋说也没什么用。“寻你来是告别的, 我要去边关了,那边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 此去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王修晋并没有太在意四皇子的话,四皇子又不是受封为王驻守边关,不太可能在边关呆上一辈子也不得回京, 就算是受封的王,每年也有回京的机会,除非想要造反。四皇子去边关是治理,又不是去边关打仗,在那边出了政绩基本上就可以回来了,至于政绩,更是容易,放在小县令身上若没背景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换成有背景的人,做个一两年便可以升官,就如同长兄。之前皇上有意升长兄为知府,被长兄拒绝了,以没有真正的做出成绩为由推了。他听说的时候,为长兄的勇气而坚大拇指,而那时父亲也认为,长兄不适合升迁。而皇子在边关,皇上绝对会放任其一直在边关,他还怕儿子在那边呆久了会不会起兵造反。四皇子并不是不想去边关,而是觉得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去,京城还未平静。且此次去边关,四皇子觉得父皇是让他避开旋涡,一直看不上他的岳父也牵扯到了这次的事件之中,他的两位学生已被问斩。四皇子无法跟王修晋明说,此事的源头是王修晋,可若不是王修晋的粮被截,谁也不会想到后果有多严重。三人一起吃了顿饭,四皇子现在是吃什么都觉得没滋没味,王修晋吃惯了刘姐做的东西,冷不丁吃到外面的食物,总觉得少了些滋味,饭后,三人又小坐了一会儿,王修晋谈起在边关建油厂的事,除去种植蟹田稻之外,还要栽些花生,四皇子点头应下,随即又向王修晋问了一些生财之道,王修晋苦笑,只道过段时间,若是得了空便去走一趟边关。李菻善不赞同王修晋去边关的想法,却也没有阻拦,大不了,他陪着去一趟就是。四皇子非常感动,王修晋够朋友,未去过边关,对边关的了解只限于传闻,却为了他走一趟边关。经了这半年多的事,四皇子对宫中的兄弟没了信任,那位被送去守皇陵的兄弟不就是下了死手,心知事情败落,做不到那个位置,便要拉着正受父皇重视的他一起下地狱,便派人在他回京的路上埋汰。三人分别后,李菻善便絮絮叨叨的说起边关的事,还说要去边关至少也得等祖父归来再做打算,王修晋笑着应下,他知道李菻善出于好心才说这些,两人一路走回粮铺,还未等坐下,铺里的一名伙计便过来小声的开口,今儿又有人上门求粮,王掌柜正和那几位赖着不走的那几位扯着话,东家要不要见他们?“王掌柜没把条件说了?”王修晋倒了两杯茶,一杯送到李菻善的面前,今儿的菜有些咸。“说了,他们觉得高了,以为王掌柜从中加价。”“呵。”王修晋嘴角泛起嘲笑,“你去传个话,就说此事全由王掌柜做主,若是同意,便签了契约,不同意另寻他处。”还以为是行商遍地走,价格反由他们定的时代?他给出的价有赚多的,差的便是赚的多少。这些人习惯了以前巨大的差价,赚得满盆金。伙计退了出去,王修晋也不愿意在这里坐着,他不是怕那些人,而是觉得他们烦。和李菻善两人去了饭馆,让伙计包了壶好菜,两人坐在僻静的位置,聊着闲事。伙计们忙里忙出的收拾各个包间,这会儿已经送走了第四桌客人,他们一天的忙碌也已经结束,伙计们对轻松赚得又多的活计很是上心,把包间里打扫非常仔细,就怕自己慢了一步,而被解了契约,再也寻不到这么好的话计。没一会儿王掌柜顶着一头汗跑了过来,送上几份契约。王修晋笑着接下,随意的翻了翻,他要看的不是契约的内容,而是都哪些粮铺签下了契。“这些人在小伙计过去之后,便都甩袖子走了,然后又一个又一个的回来,偷着签的契,都称不要告诉其他几家。”王掌柜想到刚刚的事,心里对偷摸着回来的几个铺子的东家有些瞧不上。王修晋觉得好笑,“死要面子,待送货时不就全知了。”把契约收下,王修晋便让王掌柜下楼,“这便是利益非永久。”李菻善点头表示明白,他是看不上这些背后使刀了的人,昨儿回家之后,他便把王修晋的话转述给小爹,他对生意不清楚,但小爹不同,小爹做了近二十年的生意,对王修晋时常赞赏有佳,昨儿更是。第二天,王修晋带了一些东西,在李菻善的陪同下到了城门口给四皇子送行。皇上在宫门口为儿子送行,亲手为儿子整了整衣服,又抚了抚头巾,嘱咐路上注意安全,待皇上说完之后,四皇子下跪请父皇保重身体,随后便上马启程,待到城门见到王修晋和李菻善,便未下马,此时他不是赵四,而是四皇子,身份地位的不同,摆出的姿态自然不一样。见到两人,四皇子的心中感动,收下两人送上的礼物,便策马而去,后面跟着的马车一辆又一辆,却不见皇子正室夫人的马车。王修晋不清楚皇室中女眷的马车有何特别之处,能让人一眼认出。不过听到李菻善小声的说,便觉得奇怪,未带夫人,却带着年幼的儿子去边关,四皇子在想什么,就不必孩子随他去边关的一路折腾出什么事?“四皇子的夫人是不是病重了,或者是惹出了什么麻烦?”比起病重,王修晋更倾向于后者。若是病重,四皇子是不会带着去边关,毕竟路途遥远,谁能保证夫人能够活着到达边关?把孩子留在重病的母亲身边也不利孩子的成长,而且若是夫人真没撑住去了,那么没有双亲的小孩子在皇宫里有自保的能力吗?s搞不好就会夭折了,但是皇上既然现在重视四皇子,便不会让此事发生,伺候小孩子的太监宫女会尽十分的心。那么是什么情况会使四皇子宁可带着目前唯一的孩子一路折腾,很有可能会出现意外状况的危险而非得带着孩子去边关?李菻善未回应,在心中赞王修晋聪明,只是此次王修晋不便知道,他也不能开口,怕给王修晋惹出不必要的麻烦。王修晋却从李菻善的反应中了到了结论,应该是后者。四皇子离去没多久,皇上便下了一道旨,将四皇子的夫人贬为侧室,其娘家一门也被贬了官职,其父学士之衔被取,他名下的学生也都受到了牵连,有官职的被一降再降,无官职的也因是其学生,而十年内不可科举,另为四皇子择选贤良淑德之女配为正室。皇上修理四皇子岳家之事,王修晋并不清楚,他只知四皇子的岳父似乎有很多门生,至于姓甚名谁也没问过。不过从近来听到了一些传闻,隐隐的猜测会不会与四皇子的夫人有关。只是上下串连着想,又觉得自己想太多。随着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天一天比一天长,京城的气氛变得热闹了许多,王修晋便在铺子门口命人立了个烤炉,串上些肉串,撒些调料,肉香便传了出去,引得晚上出来闲逛的人纷纷看过来,王修晋和李菻善坐在软椅里,一边吃着肉串,一边吹着傍晚的凉风,感觉很是惬意。烤肉串的香味着实让人忍不住咽口水,饶是刚从酒楼出来,也想尝上一尝,只是不论从一旁的饭馆,还是吃着肉串的两人身后的铺子看,这肉串都不像是卖的,不卖,还沿街烤,是不是有些太可恶了。王修晋却不这么想,以前读大学的时候,他没少和同学去街摊撸串,感觉不在街边吃,便少了些味。于是王修晋便把炉子放外面了,至于别人怎么想,跟他有关系吗?“这炉烤完拿进去给大家尝尝,得趁着热吃才好吃。”王修晋不是小气的人,对自己人不会亏了的,且他也不差肉钱。伙计听了干劲更足了,烤得可仔细了,王修晋又放炉上添了个卤熟的鸡翅,这样烤起来容易熟,且味道也不差。“这位公子,这些可卖”终于有人忍不住上前询问。王修晋还未回答,正在努力吃的李菻善倒是开了口,“不卖。”第133章撸串是一种非常惬意的事, 王修晋知撸串带来的经济效益会很大,也不是忙不过来, 想要开家撸串的店也不费什么事,只不过王修晋懒得弄, 如果别人开, 他会过去尝尝味道, 若是差点味, 说不定还会指导一番,但就是别让他弄。可惜王修晋的愿望注定落空了,打他在粮铺外面弄过烤串后,一直入秋也没有弄出个撸串的摊子, 让王修晋非常的失望,每次在自家院子里烤串, 王修晋总觉得不尽兴。入秋之后, 王修晋打点行囊准备去一趟边关,然后再由边关返回梧县。这段时间王修晋已经想了一些适合北边的发展。北边除了适合种粮之外,还适合建大型的草场养殖,牛在古代多用在耕地, 而羊, 王修晋只知有些人家养他是为了羊奶,至于其他的价值王修晋还真没发现, 在古代多数人是不吃羊内的,都觉得膻,似乎还用羊皮做衣服, 而羊毛的作用直接被无视了。建造牧场,除了为了能多吃上牛羊肉外,还有开发羊的价值。在未出发前,王修晋已经把计划列了出来,就等着到达边关后交给四皇子。计划之中还包括油坊,和制盐坊。古人制盐的方法太过麻烦,上辈子在末世的时候,没有粮食的时候人们还能挺,没有盐的时候,却要是挨不过去,那时他有幸跟着去制过盐,起初他们还担心什么都变异了,海水会不会也出现问题,庆幸的是老天没把可以制成盐的海水变异,给人们留了一条生路。王修晋出发去边关,是由李菻善陪着去的,且在李老将军回府之后的第三天就出发了。李老将军去边关做什么?一呆便是大半年,回来之后在宫中呆到很晚才回家,第二天又早早进宫,他们出发前,也未能正式的向李老将军告别。两人此行并未来仆人,而是带了一小队的士兵,乘坐的马车也是王家最大的一辆,士兵两两一组,分为三组轮换架车,不架车的便在马车中休息,一路前行的速度不慢,用了半个多月就到了边关。不打仗的边关十分的平和,百姓脸上也都带着笑容,街道也有不少商贩摆摊,沿街的商铺里,也有三三两两的客人,他们都是从各地迁到此处的人,冲着是三年内不收赋税。看着街道上往来的人们,王修晋衷心希望再也没有战争。到达四皇子在边关的府邸,在门口递了拜帖后,很快被请进府内。四皇子比上前见面时稍显胖了一些,但和以前比仍是瘦,瞧着就像是得了大病似的。四皇子的长子乖巧的扯着父亲腿上的裤子站立。肉肉的样子,看着十分的可爱。一旁的奶娘想把孩子抱走,被四皇子摇了摇手,连同屋子里其他仆人也一并挥下,然后抱起儿子,请两位打京城来的朋友坐。王修晋挺喜欢小孩子的,也仅限是喜欢,若让他养,他可不觉得自己有耐心。看着四皇子一脸好父亲的样子,便打趣了几句。四皇子也不应话,只是笑了笑。王修晋觉得没趣,便把带来的计划扔给四皇子。四皇子翻开之后,有些懵。“书划计?什么意思?”仍不习惯古人的书写方式的王修晋只能抬头望着房梁。四皇子皱着眉往下读,越读越不顺嘴。王修晋在四皇子不耐烦前开了口,“从左到右,横行读。”四皇子挑了挑眉,按着王修晋的说法慢慢的看起计划书,一直在父亲怀里的小孩非常老实的玩着手指。“羊毛可以做棉衣?可以做被子?”四皇子很是惊讶,养牛他觉得可行,只是用来食用会不会太奢侈了,朝廷可是律令可不杀壮牛。至于羊,若真如王修晋写的用处这么多,养养也成,但若食用还是算了,羊肉的味可不是谁都能受得了。再往下看,四皇子惊得站了起来,好在他还记得抱着儿子。“制盐?这法子当真可以?”王修晋写的制盐法子太简单了,简单到让他一直觉得王修晋说什么都有道理的四皇子也认为是在骗人。“你可以试试。”王修晋不说真与假,只让四皇子亲自试,然后便知可不可行。“此法现在只有你知我知。”他连李菻善都没说,他清楚方子若传出去会引起多大的波动。之前还不相信的四皇子,把儿子放下,又低头看着计划书里关于制盐的方法,心里添了几分的信任。若此法真的能成,盐的价格会降下来,同时也可以和大梁内把控盐价的盐商好好的进行一次“友好”的“沟通”。“若能成,修晋将成为大梁之功臣。到时我向父亲为修晋请功。”王修晋拒绝,请功什么的就算了,也别提他想出来的,他可不想和盐商为敌,每个朝代的盐商都富得流油,甚至可以说富可敌国,他现在是有后台,便是胳膊还是太小,想要去掰大腿有些困难。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8ox.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8ox.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