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大宋海贼王 > 第四百零四章 靖康之难(二十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零四章 靖康之难(二十一)

  大宋海贼王

谏议大夫范宗尹首先明确提议,请割三镇给金人,以纾解灾祸。他说道:“既然朝廷之前已愿弃地,已与金人达成协议,那么今日怎可不弃三镇?如果不守约定,那不恰好给金人提供了出兵的理由?”说到急切之处,范宗尹伏地痛哭流泣。


有七十名官员当场表态,支持范宗尹的意见,包括耿南仲和吴开,也主张弃地议和。只有何栗、梅执礼、孙傅、吕好问、洪刍、秦桧、陈国材、喻汝砺、宋齐愈、曹辅、陈阳庭、冯栗、李若水等三十六人,认为不可割地。李若水刚回京没几天,也伏地恸哭。


可笑的是,另外还有十几人竟持两可之说。


主张割三镇的理由是:朝廷既然已答应将三镇割给金人,就应该履行诺言。今若不给,是中国失信于金人,不如姑且给他们。如果金人继续猖獗进兵,则天怒人怨,其师出无名,可不战而屈也。


反对割三镇的理由是:国家历经三代始得河东,可谓得之不易。河北乃天下之四肢,且陵寝在焉。四肢苟去,岂不成为废人?何况天下者,乃太祖太宗开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石敬塘割地之事,岂可遵循乎?


这时,中书舍人孙觌又呈上一份劄子道:“臣闻毒蛇螫手,则壮士断腕。金人乘中原久安无备,倾国而至,当顺而抚之,以幸无事。而劫寨之臣,猖狂妄作,挑发兵祸,以遗国家,此可谓手足之害,陛下当亟去之。若去之不果断,则腹心之患必矣。


现金军南下,横穿河朔二千余里,所过州县,无一人一骑奋起反抗者。朝廷若以黄河为边防,孰能御之?


今日自大臣侍从到缙绅士大夫,不是不知道三镇之地不得不割给金人也,也不是不知道割三镇之地便可以缓兵纾祸也。只是因为元祐覆辙在前,谁也不肯为考虑国家安危,而使自己与家人遭受莫大灾祸。当初,新党对旧党复仇,以弃地之罪而削除名籍,投窜岭海,禁锢子孙,累赦不宥,可为残酷之极也。所以,他们皆卷舌不言,都是为自己打算的。


臣以为,割地之后,两国休兵,便可有时间整顿内政以强国势,选将励兵以固国防,兴衰拨乱以实现中兴。假如以失三镇为悔,追责首议之臣,无论是坐牢还是流放,臣实甘之如荠,不敢辞也。


臣又闻择祸莫若轻,择福莫若重。今日之事有祸无福。河北陵寝与河南孰重?三镇之地与京师孰重?陛下知所轻重,判然不疑,则当亟去手足之患,无重腹心之累矣。”


最后,宋钦宗决定听从众议,割地以舒难。于是,重新派遣康王赵构与王云,携带礼物北去宗望军中,割地请和。


此时,河东西路金军已到达泽州、潞州一带,河北东路金军已到达庆源城下。


西路军宗翰所部从隆德府一路南下,目标指向怀州。娄室所部在占领平阳后不久,接到宗翰命令,也向怀州疾速挺进。


怀州知州是中奉大夫直秘阁霍安国,他是去年九月末来此上任的。


霍安国曾担任燕山府路转运判官。那时,郭药师曾扬言,他一人便可守卫燕山之地,不必麻烦朝廷再安排军帅。那时,主管燕山防务的除了郭药师外,还有詹度,二人因争权而闹矛盾。诸同事皆不赞成郭药师所言,只有霍安国赞成。霍安国还将此事郑重奏报朝廷,结果因此而罢官。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8ox.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8ox.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