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魔临 > 第五百九十章 割以永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百九十章 割以永治

  魔临

,最快更新魔临最新章节!


皇权的历史有多长久,阉人的历史,也就有多长久;


但,古往今来,以如此大的场面进行下阉刀的,也就郑侯爷这一遭了;


同理,


此时的年大将军也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后,大概也很难有来者的先例,于数万大军面前,行“阉割之礼”,这排场,可谓空前绝后。


说不得,


燕京城的魏公公在回忆起自己当年被在小暗房里割的画面,得羡慕哭了。


不过,年大将军到底不是普通人,没失声痛哭,也没魂不守舍,除了一开始略微有些不知道该以何种表情来面对这种身体“残缺”的局面,接下来,就又恢复了常态;


仿佛,被割了,就像是从战场上下了去自己身上的箭矢一般简单。


当然,至于其内心之中具体是个什么感觉,到底像不像他表面所呈现的这般平静,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郑侯爷对此也不关心,


反正,


他是爽了。


而一直站在旁边,全程目睹了这一幕的八王爷,整个人,已经开始了颤栗。


当年在玉盘城被围困前,他曾被造剑师带着赶回楚国,看似经历过凶险,实则心里清楚是有保障的。


在有底气有依仗时,


人总是能很容易地假装出风度翩翩沉稳自如的样子,甚至,连自己都信了。


当真的踢走这些“梯子”时,才能意识到,原来自己竟然是这般的渺小。


下方,数万士卒的欢呼声,让八王爷脑袋里嗡嗡嗡的,他的眼睛,只顾着盯着年尧下半身的那一滩红。


“啪!”


一只手,


搭在了八王爷的肩膀上。


“啊!”


八王爷叫出了声,然后直接跪伏在了高台上。


抬头,向上看,发现了不知什么时候走到自己身侧来的郑凡。


“平西…侯爷…”


“生分了不是?”


“姐……姐………姐夫………”


忽然间,像先前那样喊眼前这个男人“姐夫”,变得这般艰难。


“你先跟我回去吧,你姐挺想家的。”


“好……好啊。”


郑侯爷点点头,


又走上前。


抬起手,


一直注意高台上侯爷动作和说话的传话兵们马上开始招呼自己所处的方阵安静下来。


渐渐的,下方的欢呼平息了。


“遣一队兵马,去告诉对面的楚军,他们的大将军,已经彻底没栾子了,问问他们,有没有!


若敢战,


就开出军寨来,


咱们摆好军阵,冲上一冲,杀上一杀。


要是没栾子,


那就罢了!”


“哈哈哈哈哈!!!!!”


“楚奴没栾子!”


“没栾子的楚奴!”


群情,再度激昂起来。


这些士卒,原本来自不同的国度,甚至来自不同的族群,在解决最基本的钱粮军饷的基础上,瞎子辅之以平日里的思想政治教育,且经历了一次次地胜仗;


再加上今日,楚国大将军因曾彘杀了自家袍泽,自家侯爷就带着他们杀入楚国活捉那年尧,再当着大家伙的面给他阉了。


其实,战死并不可怕,对于这些丘八而言,没那股子狠劲儿谁愿意一直操持这口饭?


无非是图个心里愿意不愿意,这心气儿到底顺不顺罢了,顺了心意,把命豁出去又有何妨?


高台下的瞎子,对此很是满意。


这些士卒,是平西侯府的精锐,等以后,晋东之地发展得更好了,扩军更多时,这些人,很可能会逐渐成为底层军官的基础。


靖南王能号令大燕jūn_duì ,自上而下,莫敢不从;


靖南王也能造反,只要他愿意,他能掀起滔天巨浪;


但现在,靖南王一走,昔日的靖南军,就这般被朝廷给分化瓦解了。


那是因为,在靖南王在时,靖南军更愿意听他们王爷的,但并非是仇恨朝廷,毕竟他们自己基本都是燕人,相较于听朝廷而言,他们更倾向追随自家王爷。


但以后的平西侯府可不会这样。


朝廷的意志,将泼不进晋东,这里自上而下,都对朝廷没有什么归属感。


昔日,镇北侯府和靖南王府风头最盛时,下面将领不是没起过给自家侯爷“黄袍加身”的念头,为此还做了私下串联;


一般这种情况下,将领牵头,士卒再被一鼓动,事情就很容易成了,但同理,也很容易被不想造反的上位者给料理回去。


但若是连普通士卒也都想着那一出呢?


这就是……人设。


打一开始,瞎子等魔王们就一直在帮郑凡打造属于他的人设,同样的,因为这种人设很爽,郑侯爷也是在全情投入地配合。


长久以往,


只需要轻轻吹起一根火苗,


瞬间就能点燃一切。


想着这些,瞎子心里有些自得其乐,伸手,又从兜里掏出一个橘子,慢慢地剥了起来。


橘子这玩意儿,不能多吃,吃多了上火;


所以瞎子剥好后没吃,全塞入了野人王的嘴里。


伴随着燕人刻意地喧嚣和告知,对面楚军军寨也都清楚到底发生什么事儿了。


首先,是群情激愤,这是必然的。


但军寨大门并未大开,里面的楚军,也没有出寨准备开战。


这支楚军,固然在人数上已经和郑侯爷带来的兵马形成对等了,甚至,还超出了一些,但除了一支大楚皇族禁军以外,泰半都是从各地郡兵抽调过来的,成分复杂,指挥混乱。


能堵在这里,意思意思,已经是最大的意思了。


只要楚军将领还有点脑子,就绝不会做出主动开战的这种没脑子白给决定。


而平西侯爷也懒得在这会儿再去拔寨子开战,战争目的已经圆满完成,接下来,到了可以收拾收拾东西回去的时候了。


自蒙山回去,很慢,但也正是需要这种慢,来让范城的体系重新架构起来,同时,还得留下一支兵马驻守于此,范城的战略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


若是说镇南关是长矛,抵住楚人的喉咙,那么范城这块,就是盾,可以作为真正有效的一个缓冲地带。


且在大战略上,曾经不可一世不停对外进行吞并战争的楚国,在被虎狼之燕给揍趴下后,楚国对晋地南门关外那小国林立之地的影响,已经消退得太多太多。


墙头草,自然是跟风倒,小国毕竟没有太多的选择。


现如今,南门关守将是冉岷,在小六子的计划里,他需要冉岷去将大燕的影响力推行下去,争取在那儿,多争取出几个梁国那种附属国来。


假以时日,范城背靠蒙山,再向西南方向,也连通起了齐山,原本作为大楚抵御北方威胁的最为坚固的两座自然山脉屏障,也将被燕人所渗透和掌握。


到那时,当燕国修生养息回过本来后,伐楚,就不用单独走镇南关这条路了,庞大的楚国,在燕人的铁蹄面前,将成为一个筛子。


当然了,郑侯爷不是为了这种“大局”而兵行险招的,但这并不妨碍他在事成之后用这些大局大道理来给自己出兵动机脸上贴金。


总之,一场盛大的割蛋仪式,就此结束。


接下来的日子里,楚人在不断地向这里增兵,而燕人,则在收点着行囊,准备走蒙山回晋地。


楚人似乎也懂燕人要回去了,没主动发动攻势;


燕人也知道自己要回去了,也懒得再去挑衅;


两边,倒是形成了一种彼此心知肚明的和谐。


当然,


虽然燕京城现在还并不知道这边战事的结果,但在得知战事开启后,来自燕京,来自朝廷,来自新燕皇的旨意,已经到了这里,同时,也应该到了楚国这里。


燕皇的旨意,表现得很强硬;


当朝太子被送向平西侯府,态度,极为明确。


楚人要小打,那就平西侯府来;


楚人要大打,那没说的,燕人不怕勒紧裤腰带和楚人再来一场国战。


这不是威胁,


而是老燕人,燕国,穷横穷横的印象,已经深入诸国之心了。


楚人刚折损了大将军和一位柱国,理智之下,是不敢再强行开国战的。


但为了面子,不会再主动请求缔结什么和约,大家默契地结束就是了。


其实,燕人也松了口气,真再来一场国战,燕晋之地好不容易刚有了起色的民生日子,将再度变得艰难。


并不是楚人怂了,亦或者是燕人运气好;


纯粹是上一代,实打实地打出了威名,打出了燕人的“蛮劲”,打出了震慑诸夏的国威,上一代人的付出,才能让下一代人,有了安心休养生息和发展的契机。


……


范府。


明日,就要分离了。


苟莫离在这里,招待范正文和屈培骆。


只不过,要回晋地的,不是苟莫离,野人王被选派留下来,镇守范城,屈培骆回奉新,范正文,则回燕京。


原本这里的两个主人,要离开了,但没什么离别的不舍。


屈培骆终于可以摆脱自己先前那种极为尴尬的二狗子身份,入奉新城转一圈后,就能变成实打实地楚奸了。


范正文,则是经过这场危机,认清自己的同时也看淡了一些事,认为朝堂,才是自己最终发展的归宿。


苟莫离,


则是肉眼可见的兴奋!


他,


雪原上曾经的王者,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8ox.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8ox.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