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魔临 > 第三百四十九章 冲!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四十九章 冲!

  魔临

,最快更新魔临最新章节!


郭东和许安成了战卒一员;


一是因为东山堡一战,郑伯爷帅旗往那儿一插,帅輦向前一推,虽说通过长时间鏖战击溃了楚军,但自身,伤亡损失,也很大;


当然,上述不是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则是,伴随着一批批从后方截流来的由金术可和瞎子亲自把关的优质兵源,原雪海军的扩充,也在开始。


算是论功行赏的一种,老卒成伍长,伍长成什长,什长成百夫长,百夫长成校尉。


以老带新,才能快速形成初步战斗力,冷兵器时代,想场场打出百年前初代镇北侯三万破五十万的战绩,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老卒战死,新卒补充,也是一种必然。


单纯纸面上的战斗力必然会降低,但这是必须经历的阵痛。


不仅仅是雪海军是这般,其实镇北军靖南军这几年恶战打了这么多,他们的老卒换新卒,其实也很严重。


所以,在这种必然条件下,一支jūn_duì 的名望,就会显得无比重要。


即使是在后世,英雄连钢铁连老虎团也依旧会得以保留,因为一支有着光荣战绩的部队有着历史传承的jūn_duì ,它能够快速让新加入的士兵产生自豪感和归属感,而这些,在战场上,会转化成………勇气。


勇气,可以弥补马术的不足,可以弥补一定程度上经验的不足,就像是一层光环,它没有具体可说的功效,但就是能让你变得比以前厉害一些。


镇北军是有传承的jūn_duì ,在靖南侯崭露锋芒前,大燕铁骑甲天下,镇北铁骑甲大燕,这是公认的评价。


所以,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曾伴随着野人王一起在北封郡历练的野人头目,在看见燕军骑兵出现自报家门时,还会特意说出自己原本在北封郡所属的辅兵序列。


而雪海军,一半靠的是自成军以来的战无不胜,另一半,则靠的是平野伯爷个人的威望。


这几年来,靖南王指挥的战事里,平野伯几乎没有缺席过;


因为靖南王自灭满门,所以为民间所刻意淡忘,大家都默契地不去提,故而,很大一部分光辉,就转移到了平野伯的身上。


黔首崛起,民夫翻身,建功立业,军功封爵;


再加上个抢公主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


让平野伯这三个字,在辅兵营里,有着超乎想象的吸引力。


瞎子和金术可在后方截流时,那些辅兵和民夫听说是平野伯在招兵,直接簇拥了过来,几乎要挤破了脑袋。


郭东和许安原本是辅兵,现在,也成了正卒。


只是,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运,他们入了金术可所统领的那一镇,而金术可这一镇,则被调动起来,配合苟莫离的第一镇,开始向西行军。


一同行进的,还有宫望部以及公孙志部。


换句话来说,原本在伐楚之战开始后,立功最多,表现最为亮眼的东方面军,精锐被抽调走了大半,仨主将,更是一个不剩全部离开,在这种情况下,东方面军剩下的人马,虽然人数还不少,但已经不适合再进行什么有针对性的作战任务了,等到伐楚之战进入新阶段后,他们将作为大军的后军,除非遇到真正的危急,比如前面打崩了的这种极端情况,东方面军几乎不会再参与到战事中去,而是安心地开始维持后勤稳定。


东方面军的调动,是掩藏在整个伐楚大军新一轮大调动之中的,因为楚人的战略性收缩,燕军清扫剩下的军寨军堡时近乎不再费什么气力,原本各路兵马的驻地以及配置,都需要做出重新的安排。


数十万兵马,在靖南王的调度下,一切,显得井然有序,只不过后方的民夫们,在这段日子再度忙碌了起来。


新的营寨,新的安置,新的铺成,


以及大概率不会用到却依旧要去打造以迷惑楚人的各种攻城器械,


知道的,这是战场,


不知道的,还以为晋东在开展大规模生产建设。


楚人那边,则也在调整布置,以镇南关为依仗,开始布置新的防线。


两国之间,新一轮的军事对决,即将开始。


郑伯爷这边倒是没急着和大部队汇合,而是在用加盖着王印的折子,从各路总兵那里抽调出了五千精锐后,直接领着这支刚刚拼凑出来的人马,向西奔进。


绝大部分士卒是满头雾水,搞不清楚这到底玩的是哪一出?


他们都是各路总兵麾下的真正老卒,有些总兵甚至是直接将自己的亲卫队送了上来。


没人敢藏私,一来是抽调的人马,并不算多,对于这些总兵们来说,根本谈不上伤筋动骨;


二来,没人敢对着靖南王打马虎眼儿耍小聪明弄什么老弱病残充数。


精锐是精锐,骄兵也是骄兵,


但当靖南王和平野伯一同出现在他们面前,


平野伯抽出蛮刀示意他们整列出寨向西,


他们连哔哔多嘴问一句的胆子都没有。


战场明明在东边儿,结果大家一路向西,向西,再向西。


如果不是出于对平野伯威名的信服,


换做其他将领这般指挥他们,


只怕他们会认为这个将领是带着他们要当逃兵了?


好在,得益于整个后方都是燕人的后勤补给线,各路大军往西行时,根本就不用担心补给问题。


在经过一段时日的长途行军之后,


终于,


望江,


出现在了面前。


………


玉盘城,还是那个玉盘城;


玉盘城,又不再是那个玉盘城了。


曾经,玉盘城和颖都隔江相望,以花舫和舞姬闻名于世。


颖都的富饶,那是应当的,作为司徒家的都城,经营百年,集政治、军事、经济中心于一身,颖都发展不起来,才叫真见了鬼。


相较而言,玉盘城的繁华,才真正地透露出一股子纯粹的美好。


晋地文人骚客,都喜欢来玉盘城一游,或隔江作诗,或花舫饮酒。


姚子詹游历晋地时,就曾留下过“颖城何须顾,我心玉盘中”。


姚子詹的风流,那是出了名的,但他的挑剔,也是出了名的,玉盘城如果真的不好,他这个习惯了乾国江南风花雪月的人,绝不会这般去赞叹。


只可惜,


兵祸连年,战乱不休,玉盘城到如今,虽然城墙修葺过了,但行走于其中,依旧是无比冷清的样子。


城外唯一的一些人气,还是因为前方大军的后勤补给线经过这里的缘故。


行走在城墙上,郑伯爷不由得有些感慨。


感慨于一座名城的落寞和低谷,有时候,触景生情,并非无法控制,纯粹是看你有没有这个闲工夫,而眼下,至少这几天,郑伯爷有这个空闲。


那就,忙里偷个矫情。


“唉………”


边上还有一个人也发出了叹息,是苟莫离。


郑伯爷被逗笑了,


道:


“你叹息个屁。”


玉盘城如今的模样,你野人王,得有五成以上的锅。


“伯爷,您以前,来过这里么?”


“这是我第一次进城内。”郑伯爷说道。


第一次望江之战时,郑伯爷在盛乐城看戏。


第二次望江之战,伴随着靖南王再度挂帅,郑伯爷受诏率军而来,没多久就被安排从下游渡江奔袭后方去了。


等守了雪海关再回来,正好是屠俘的时候。


那会儿,玉盘城下,满是楚人的尸骸,郑伯爷也就懒得脏靴子。


据说,后来燕军进入玉盘城后,发现里面满是人的骸骨,楚人在坚守时,因为缺粮大肆吃两脚羊。


所以,那四万青鸾军被屠,还真不算多冤。


上一次经过望江,特意绕开了玉盘城,因为随行的,还有熊丽箐。


等回来时,郑伯爷又急匆匆地要赶回去准备伐楚之战,所以,还是没能进玉盘城看看。


这次,是真的第一次。


“伯爷,以前的玉盘城,站在街上,深吸一口气,都能嗅到各种胭脂味儿,那河流上,掬起一捧水,都能尝到酒味儿。


那会儿的玉盘城,可是真的好地方啊,若是单独将这座城拿出来,真的是不逊乾国江南丝毫。


不过,


也正是因为它现在荒凉了,所以才会有异样的一种情节和氛围;


在属下看来,


伯爷您应该就是为了追求那种感觉,才特意进来走走看看的。


这,


也是一种美。”


所以,你不得不佩服这种真正人杰的学习和思辨能力,“美”,是郑伯爷和魔王们之间的一种习惯认知,平时,偶尔也会说说,苟莫离则已经熟悉,且还会运用了。


郑伯爷不置可否,


只是默默地掏出自己的中华牌大铁盒,取出一根烟,咬在嘴里。


“伯爷,咱们这次带的兵马,可够杂的。”


这次带来的兵马之杂乱,连乾人都望尘莫及。


但郑伯爷却不以为意,


道:


“等到了地方,就没功夫杂了。”


大家伙坐船下去,到了一个“四面楚歌”的境地,除了抱团,也就只能抱团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8ox.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8ox.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