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魔临 > 第一百六十九章 野人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六十九章 野人王

  魔临

“今儿个起大早哟!”


“嘿………哟!”


“婆娘给咱蒸俩馍哟!”


“嘿………哟!”


“馍馍不够咱还有哟!”


“嘿………哟!”


“哥哥我是老黄牛哟!”


“嘿………哟!”


“白天夜里都得忙哟!”


“嘿嘿嘿哟!!!!!”


一群民夫,正在拆卸着作坊,有些器具,打造起来比较费力费时,所以最好还是搬着运走,等到了雪海关那里新安置下来了作坊,找到原材料后就能马上开始新一轮的生产。


迁移,不是行军,行军时,自然得讲究个速度和效率,但这种大迁移,你很难去追求个什么速度。


反正都是慢腾腾地上路,也快不了,那就把能用上的家伙事都给带上。


瞎子和四娘坐在马车里,外面,是拆卸工地。


“这才是劳动人民的声音嘛,就是这号子也带上点黄腔。”


瞎子自从用上二胡之后,其审美,就开始慢慢地脱离钢琴演奏家的范儿,开始逐渐变得接地气。


当然了,换个说法就是已经脱离了所谓的低级趣味,开始去倾听广大劳动人民的声音。


“要不你去给他们编一个?”四娘笑道。


“这不成,这不成,这些东西,就跟相声一样,私底下听得有趣好玩儿,但一旦放在春晚上,就不剩下多少意思了。”


“说正事吧。”


四娘伸手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是得说正事,阿铭说了,雪海关那边,最缺的,其实就是人,所以,咱们得想好怎么把人往那里去迁移。”


野人的劫掠,使得雪海关方圆近乎成了一个无人区,任何地区的发展,其实最离不开的,就是人。


“先说你的章程。”


瞎子点点头,道:“打算先分为四步。”


紧接着,


瞎子从自己兜里取出一个橘子,剥开了一块皮,放在了马车上,道:


“第一步,是发动咱们基本盘,不得不说,主上当初要求咱们在盛乐城里又是办学社又是开医馆的,我是清楚,那只不过是主上一时的妇人之仁,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但却起到了一个奇效,我相信,盛乐城里,至少一半的百姓,是愿意和咱们迁移去雪海关的。


但故土难离,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大部分老百姓还是不愿意离开故乡出去的,所以,这里就需要第二步,那就是舆论宣传;


这些人,过惯了咱们给的好日子,咱们就宣传,等郑将军调任离开这里后,新来上任的城守,是个青面獠牙的燕人将领,性格暴戾,贪yín 无度,喜欢喝人奶,还喜欢吃孩子。


总之,怎么负面怎么来。


盛乐城里的所有店铺、酒楼、茶馆,都是咱们将军府的,每个地方,咱们都安排人去放出这种消息。


一传十十传百,三人成虎,不是真的也就是真的了,这些小老百姓又没资格去接触真正的军国大事,最容易被煽动,制造恐慌也容易得很。


这两步下来,盛乐这里,大概九成的百姓会跟着咱们走了。


但这还远远不够,雪海关那里比咱们盛乐城大得多得多,位置也比咱们这里要好很多,这可容纳人口空间自然也是极为宽敞。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咱盛乐军民都迁移过去,对于那雪海关,也就相当于是在塞牙缝。


所以,这第三步,我打算放出消息,向盛乐周围,能多远就多远,就说派招民夫,不是征发劳役,而是承诺,只需要帮我们搬运东西到达雪海关,就给他们按人头算,一个人头,三十两白银。


另外,再刻意开个口子,男人、女人、大人、小孩,一视同仁,只要是能来帮忙运东西过去的,都按照这个价来算。


这附近地界的人,肯定会带着全家老小一起过来赚这个便宜。”


听到这里,四娘忍不住问道:


“咱可没这么多钱。”


不过,随即四娘又想到了什么,她笑了,点了点头。


瞎子也点点头,继续道:


“雪海关那儿近乎成了无人区了,什么最不值钱?就跟西部大开发一样,地最不值钱。


等把这一大群人忽悠到了雪海关后,要银子,可以,但银子都折算成了田地,三十两银子,按照正常中等田计算,划分给你,就给你种了。


不想要地还是要银子?


那就得等着,等银子运过来再给你结算,拖个一年半载的,谁能扛得住?


再说了,咱们手里是有兵马的,还怕他们闹腾不成?”


“他们想闹腾也闹腾不起来的,因为里面,会有不少人愿意拿地的。”


“对嘛,要么,你就空手走一遭,从盛乐到雪海关,横跨半个晋国,你就当出来旅游一遭,空手回去呗。


但又有几个愿意空手回去的,回去的路上,他们吃什么喝什么,一家老小地,又有几个能熬着回到故乡?”


这其实已经算是在“欺骗”了,但无论是瞎子还是四娘,都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的。


归根究底,魔王的心善,只是发于兴趣。


七个魔王里,可都是双手沾满血腥的主儿,可真没一个是圣人。


“那第四步呢?”


“第四步,那是可有可无的,主上的印章什么的,也都留在我这里,我就以主上的口吻,向朝廷写折子,再给靖南侯写折子。


既然让咱们驻守雪海关,总不能一点支援都不给吧。


虽说燕国这几年几次大规模的征战,导致有些民生疲敝,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多多少少,挤出一点儿移民过来屯垦雪海关也是可以的,


这燕国皇帝,是个雄才大略的主儿,他是清楚雪海关的重要性的,不可能一毛不拔。


况且,咱们主上就任雪海关总兵后,也就奇货可居了,也能学学镇北侯府,缺啥就伸手向朝廷要啊,咱也别客气。


野人安分了,咱就去打打他,隔三差五地报个敌情,然后再隔六差十的报个大捷;


这养寇自重的把戏,说得像是咱自个儿不会玩儿似的。”


四娘点点头,身子往后头微微靠了靠,道:


“这次搬了家后,下次,就不搬家了吧?”


下次,应该至多是从雪海关出兵,并非是搬老窝了。


“这可不一定。”


瞎子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燕京,上京,这些地方,可不见得比雪海关差啊。”


……


一辆囚车,锁着一个囚徒,正在行进着,在囚车前后,分别有五百靖南军骑士看护。


囚车内,坐着阿莱。


他的头发有些散乱,目光,也有一些浑浊。


他是被野人抓起来,送到燕人手上的。


他痛骂那些野人,骂他们忘恩负义,骂他们忘记了当初的誓言!


在面对燕人时,他闭着嘴,一句话都不说。


燕人送什么食物,他都只挑最精细地吃,且入夜之前,必然要热水洗漱。


但即使如此,囚徒的生活,想要一个人红光满面,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燕人抓来了不少野人战俘,里面,也不乏野人部族的贵族,让他们来见阿莱。


有的战俘,谄媚地对燕人说,对,就是他!


也有的,则是跪伏在自己面前,痛哭流涕。


他们哭的,可能是自己这个“王”,如今的遭遇,也可能是他们自己现如今的境地。


阿莱基本没做什么事,但其实,又像是做了很多事。


当他清楚,这次,自己是逃不掉之后,也就没想着再逃了。


他已经认清楚了自己的命运;


他其实没得选择了;


作为阿莱的身份,他屁都不是;


但若是作为“王”,他至少能继续发挥一些作用。


他不知道真正的王现在躲藏在哪里,又或者是,已经死在了乱军之中?


王,


应该不会那般容易死吧?


只是,在阿莱看来,死,其实更像是一种解脱。


雪原霸主,在失去了麾下勇士,被颠覆了基业之后,洒脱地走向死亡,才是最为畅快的。


活着,


要么,


你得背负着十多万信任你的野人勇士亡魂苛责,


就算是想要东山再起,


能起得来么?


阿莱原本以为那位靖南侯会来看自己一眼,他也一直在做着准备。


他自信可以骗过绝大部分人,但面对那位在两军对垒中手段神乎其神的燕人南侯,他其实没有什么底气的。


他等啊等,等啊等,


但一路过了望江,


再一路过了颖都,


他都没有等到那位南侯来见自己,


或者,


是自己被捆缚押送到那位南侯的脚下。


一开始,阿莱还有些疑惑,但现在,阿莱明白了。


可能,人家根本就不在乎自己。


十多万野人勇士,战死了绝大多数,剩余的都被俘虏,野人精血,一朝丧尽。


没了大军支撑的野人王,那还是野人王么?


就是在雪原上,那些曾经愿意追随信任野人王的那些部族,在面对如此巨大损失之后,且不说他们还是否愿意支持他东山再起,他们自己现在,可能都已经自身难保了吧。


阿莱是在雪原上长大的,自然明白雪原上的风气是什么。


原本,王是可以改变这一切的,雪原,也能变成类似晋国和燕国那样子的国家,但,王失败了。


等待着雪原的,是又一个纷乱征伐不停消耗的黑暗岁月。


阿莱认为,可能那位燕人南侯,也不确定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但人家,说自己是真的,那就是真的了。


当燕人足够强大时,当野人足够弱小时,


真相,


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燕人所需要的,才是真相。


是吧,


是这样吧。


押送队伍,在信宿城过夜。


那里,有一座靖南军的军寨。


深夜时,似乎有一队风尘仆仆的骑兵来到了信宿城。


这是一支传旨队伍,他们将信宿城作为驿站,需要休息和调换马匹。


有些旨意的内容,是需要保密的;但有些,并不需要。


所以,在宣旨太监故意透露之下,很快,信宿城内外的靖南军将士都开始自发地欢呼起来。


一声声“靖南王!”响彻这片夜空。


坐在囚车里的阿莱有些感伤地将自己的脑袋靠在了铁栅栏上,


那位燕人南侯,封王了么。


是因为这次大胜的功绩,才得以封王的么。


用十多万野人的尸骨,堆砌了自己的王冠?


阿莱恨不起来,他其实已经有些麻木了。


同时,他也知道,和自己一样麻木的,还有玉盘城里那几万楚人。


在经过玉盘城附近过江时,远远的,阿莱看见玉盘城外面被修筑了一道新墙。


燕人打算将里面的楚人给困死在城内,让他们……饿死。


或许,玉盘城内的楚人,他们所希望的,大概就是咬牙撑到开春,撑到望江解冻,等来他们的水师搭救。


但这一点,燕人会想不到么?


阿莱低下了头,


他想抬起手,将头发给拉开,但因为自己的手腕上被上了枷锁,第一时间居然没能提起来。


阿莱干脆跪伏在了地上,好让自己的手可以帮忙抓到自己后脑的头发,然后再在自己脖子上抓抓痒。


“嘿嘿,你瞅瞅,这家伙现在像不像是一条狗啊。”


旁边,一名监视着这辆囚车的燕军甲士笑道。


阿莱是听得懂夏语的。


听到这句话,他侧过脸,看向那名燕人甲士,那名燕人甲士嘴角微斜,也在看着他。


阿莱笑了,


然后对着那名甲士:


“汪!汪!汪!”


……


雪海关的修建工作,已经展开了,两万多野人战俘,总不可能白给他们饭吃,虽然,给的,本身就不算是人能吃的饭。


但就是这些猪食一样的玩意儿,他们也是得抢的。


盛乐军的传统里,其实一直是有优待战俘的传统的,但那是有目的的,优待战俘,是想要吸纳那些战俘为自己所用。


而对于这些野人,因为没有吸纳的想法,所以自然就不把他们当人了。


这些野人,当初既然能拿得起刀骑得了马,恣意了,痛快了,那就别怪今天这个下场了。


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


有一根根木桩,上面被吊着的是逃跑被抓回来的野人,他们是被活生生地渴死、晒死在上头的,尸体已经脱水严重,白日里的,还会有一些飞禽过来啄食。


这是最为原始和干脆的警告。


等到了晚上,发晚食时,来分发食物的盛乐军士卒真的是提着桶过来像撒猪食一样向人群之中抛洒的,看着这些野人们忘我地争夺撕咬,仿佛是一件极为有趣的事。


同时,每天都会有一批士卒跑操时来到这里,什么都不做,就是看这些野人的惨状。


这些,有不少是原本从盛乐城内解救出来的晋人奴隶所吸纳进来的新兵,也有成建制的老卒。


盛乐军的传统是,思想政治建设,绝对不能耽搁,哪怕瞎子不在,也必须同样抓紧。


带头的校尉会大声地告诉他们,


要是当初咱们败了,


他们也不会对咱们有丝毫的怜悯,我们的下场,只会比他们更为凄惨数倍!


这是一个血淋淋的时代,


当初的郑将军哪怕想岁月静好做一个客栈小老板混日子,


也差点被丢到了民夫营里当诱饵,


如果不是身边有梁程和薛三,


郑将军的血肉,大概已经滋养出一小撮茂盛的牧草了吧。


所以,这个时代,不适合白莲花生长。


就是原本诸夏内部,真动起手来时,也绝对没有半点手软。


楚人水师当初在望江上肆意射杀水性不好在江里扑腾的燕军时没手软,


同样,


靖南侯想要将玉盘城内数万楚军困成人吃人的局面,也是不见丝毫温情。


对名义上的“兄弟之邦”尚且如此,对这些异族,不属于诸夏成分里的,自然就更为直接和彻底了。


镇北侯府在北封郡,时不时地就出兵剿灭一些蛮族部落,李富胜这种疯子能当总兵,本就是这一国策在具体执行上的呈现。


就是文圣姚子詹,哪怕是在其最为“飘飘欲仙”的年代,也从未傻白甜似的写过要“世界美好,止戈罢战”的诗文。


每天,都有不少野人战俘死在工地上;


每天,工地都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看到进展。


可以说,雪海关以及沿线这一串烽燧要塞里,都浸润进了野人的血泪。


郑将军时不时地也会骑马出来看看进展,因为他实在是闲的没什么事儿做了。


家里头,客氏这些日子身子养好了一些好,身材很快地就恢复到以前的润泽,那一颦一笑,以及曾主动说愿意自荐枕席的话语,可是让郑将军忍得有些难受。


所以啊,人有时候,真不能活得太明白,当初要是多喝点儿酒,说不定就把人家给办了,也就没什么心理负担了。


现在倒好,当初拒绝了人家,现在眼瞅着四娘他们过些日子也该要来了,这时候破功,岂不是白忍了那么久,何苦来哉!


巡视工地的时候,郑将军有时也会因为对这些野人战俘过于残酷而有些自责,


然后抬起头,


风儿一吹,


自责也就被吹散了。


日子,


也就这般“平平淡淡”地过去了。


一直到,


有一天,


一队打着龙旗身着华丽官袍的人策马来到了雪海关城下。


从燕京一路赶到这里,这可真是不容易,而且还得紧赶慢赶,说是风尘仆仆都太轻了,尤其是对于这些不经常骑马的宦官而言,可谓是一种酷刑。


但有那两位撞死在石狮子上的前辈做比较,


嗨,


不就是路途远点儿嘛,


这又算得了啥!


宣旨,代表着的是朝廷的脸面,所以他们在来到雪海关接应到雪海关的游骑后停歇了下来,一方面,让游骑可以回去先禀报郑凡,让那郑凡做好受封的准备;


另一方面,他们自己也得好好拾掇拾掇自己,清洗清洗脸,换上行囊里干净的衣裳。


所以,当宣旨队伍真的出现在雪海关外时,城门直接洞开,两支盛乐骑兵列队而出,城墙上,也站满了兵卒。


一张香案供桌被布置好放在城门口中央,


随即,


一身全甲的郑将军策马缓缓出城。


宣旨太监举起手中的圣旨,在其身侧,则有一名年轻的礼部侍郎陪伴。


“盛乐将军郑凡,接旨!”


郑凡翻身下马,缓步上前,来到香案后面,双手一甩披风,跪了下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时间,骑在马上的骑士将马刀横于身前,遵照燕军传统,人在马上不行跪礼,而城墙上的守卒,则一同跪伏下来,山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宣旨太监深吸一口气,打开了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盛乐将军郑凡公忠体国,屡建战功…………”


下面,是一长串的铺垫。


无外乎,是一种极为流程化的方式来夸赞你一遍。


这种官方辞令,就跟后世听报告会一样,不管什么事儿,中间这一大段,都能拿来用用,区别无非是文臣的话就加一句风骨,武将的话,则加一句血勇,年纪大的,则加一句老松,年轻的一点的,则加一个国之英才;


其余的,没什么区别。


不过,郑凡一直在等待着最后的一句话。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8ox.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8ox.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