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装绅弄鬼 > 第一百六十五章鸠占鹊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六十五章鸠占鹊巢

  装绅弄鬼

后来梁芳一直没有被启用,但比起明武宗的八虎下场,已经是阿弥陀佛了。


李孜省,下诏狱死。


僧继晓,被处死。


哪怕是活神仙、野狐禅,在天下一统的皇权面前也是没发力就倒下了。


大清洗了超自然力量,接着,孝宗皇帝开始整顿吏制,将成化朝通过贿赂、溜须拍马发迹的官员一律撤换,改革首先从内阁开始,罢免了以外戚万安为首的“纸糊三阁老”。


同时,孝宗大量起用儒家之士。象王恕、怀恩、马文升等在成化朝由于直言被贬的官吏;徐溥、刘健、谢迁、李东阳等贤臣。为于谦建旌功祠,使得无论是朝中还是宫中都为之一新,儒家时称朝序清宁。以儒家代替佛道的弘治初政,给成化后期混乱的朝廷打了一针兴奋剂,而这位皇帝又表现地宽和善良,朱祐樘即位后,追谥生母李唐妹为“孝穆慈慧恭恪庄僖祟天承圣皇太后”,并迁葬茂陵别祀奉慈殿。孝宗怀念太后,遣太监蔡用寻访太后家人,先后三次派出官吏秘密寻查,三次均无功而返。却对当初迫害其生母的万贵妃家人,表现了极大的宽容。对万贵妃本人,也没有听从臣下的建议对她削溢议罪。


孝宗在内政治道上最主要的措施是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繁荣经济。弘治二年五月,开封黄河决口,孝宗命户部左侍郎白昂领5万人修治。弘治五年苏松河道淤塞,泛滥成灾。孝宗命工部侍郎徐贯主持治理,历时近三年方告完成。从此,苏松消除了水患,再度成为鱼米之乡。由于幼年生活的坎坷,孝宗一直身弱多病。但孝宗却勤于政事,不仅早朝每天必到,而且重开了午朝,使得大臣有更多的机会协助皇帝办理政务。同时,他又重开了经筵侍讲,向儒家群臣咨询治国之道。孝宗还开辟了文华殿议政,其作用是在早朝与午朝之余的时间,与内阁共同切磋治国之道,商议政事。


孝宗皇帝的勤政终于得到了回报,弘治朝吏治清明,任贤使能,抑制官宦,勤于务政,倡导节约,与民休息,是明代历史上少有的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被儒家称为“弘治中兴”。孝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罕见的对女色一生淡泊的皇帝,他不仅没有宠妃,而且没有册立过一个妃嫔,只是与皇后张氏过着民间恩爱夫妻式的生活。


当然,孝宗统治的后期,他对佛道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方面因为帝王心术,抑制尾大不掉的儒家,同时由于孝宗多难的童年使得他的身体一直不好,他希望通过长生之术能改变自己的身体状况。因此方仙道之辈再次混入宫中,再宦官李广就是其中之一,深得孝宗的庞信。后来李广突然自杀,孝宗以为李广家中有天书,命人搜寻,却搜出了李广贪污、受贿的帐本,孝宗这才醒悟。李广事件唤醒了那个沉睡多年如履薄冰的孝宗皇帝,他开始了生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中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勤政时期。重新远丹门羽士而重用刘大夏、戴珊等儒臣。


弘治十八年,五月孝宗病重,他在弥留之际召儒臣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入乾清宫接受顾命,命传位于太子朱厚照,并叮嘱诸卿说:“太子人很聪明,但是年龄还小,又好逸乐,诸卿要好好辅佐他,使他担当起大任,朕死也瞑目了。最后给明武宗朱厚照的最后嘱咐是“任用贤臣”。五月初七,三十六岁的孝宗于乾清宫与世长辞。尊谥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庙号孝宗,葬首都昌平泰陵。他这一生都贯彻一个儒家的孝字,孝敬父皇,维持传统,以宽仁忠孝为主,他死后被定庙号为孝宗,也正因为此。


虽然因为依靠元朝的黑历史,本来一枝独秀的全真道等派系开始衰落,除了全真七子的道统,其他南宗、五祖派等纷纷独立门户。但在太祖和成祖之后,明朝的历代统治者均一直奉行三教并用和对丹道的优宠政策,只不过是正一道的符箓、武当派的玄武取代了全真道的丹法,成为国家教科书罢了。关于道书的修纂,成祖虽十分积极,但终于功未就即崩殂。仁宗、宣宗相继嗣位,为期甚短,对此未暇顾及。及英宗朱祁镇即位,明代的统治由于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已”海内富庶,朝野清晨”,明英宗乃继承成祖遗志,于正统九年命邵以正督校,始重加订正,增所未备,刊板流布,至正统十年告成,共五千三百零五卷,称《正统道藏》,颁赐天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8ox.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8ox.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