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豆家媳妇 > 712 太合适
字体:      护眼 关灯

712 太合适

  豆家媳妇

,豆家媳妇


付昔时才不管胖婆婆如何,想也能想到豆老二不会跟她娘一样。


得罪她有好处吗?


现在又该准备中秋节事项。


中秋节和春节都是很隆重的节日,不是万不得已,一般在外地的都要回乡。


付昔时没觉得石河镇是家乡,在这里她的亲人都在应天府,她的家人也在应天府,没啥想回家的盼望。


豆家只有豆全柱有回家的盼望,豆祖母是儿孙在这,舍不得离开,也不惦记回家。


陶姨姥打算全家人回石河镇祭祖,今年人都在,过年的时候小六小七在岭南没回来,趁着都在全家回去一趟。


羊角巷的付家没根,付温氏找到兄长,家乡已经没人,也把应天府的家当成以后的根。


尽量的八月,应天府有件大事,八月二十太子大婚。


闵家已经来人,未来太子妃也住进了新宅子。


王美立完成任务,得了一大批赏赐,他准备去凤阳府看望父亲,接到一个老友来信,说要来应天府。


这个友人是辽东人士,两人在南方认识,一个好美食,一个好山水,偶然遇见,相见恨晚,留下通信方式。


王美立到了应天府给友人去了信,说忙完了事情,歇一阵打算去辽东。


这个友人就是郑先生,他想干脆他来一趟应天府好了,到时两人一同回辽东。


郑先生跟着付昔时一路到了应天府,直接找上了门。


王美立租了一个小宅子一个人住着,见到郑先生,分外欢喜。


当时俩人就去了六六顺大酒楼吃了一顿,郑先生知道这个酒楼是付东家开的,久闻大名。


王美立来过几次,他对食物没有过多要求,常年出门在外,有时居住荒郊野外,能吃饱就行。


郑先生是边吃边赞叹,简单说了一下和这里的东家认识。王美立知道这个酒楼是谁开的,皇上的外甥女儿,也见过两面,对这个不一般的妇人很有好感。


两个两个老友好久没见,互送衷肠,各自说一说这几年的近况。


得知王美立还是孤家寡人一个,郑先生说道:“你也该成家了,要不要我给你介绍一个我们辽东的女子?我们辽东的女子,虽然没有南方女子那么娇柔,但是,大气、能干,体谅相公,也能够把家照顾好。你看我孙子都有了,我能经常的出门,家全靠我媳妇。这一点,我很感谢我媳妇,无怨无悔的付出。一旦我回家紧着给我做好吃的,虽然水平不怎么样。”


他压低声音道:“几十年如一日,厨艺一点没长进。”


说完哈哈笑。


王美立含笑听着,之前郑先生说过,他和媳妇是娃娃亲,他媳妇知道他好吃,懂事时就学做菜,做得一塌糊涂。可是郑先生从来都是夸奖,她媳妇以为自己做的是人间美味。


郑先生笑完接着说道:“我儿子懂事时就哄着他娘,说娘的厨艺等爹回来再露一手。所以到现在我媳妇一直沾沾自喜,轻易不施展,我一回家天天给我一个人施展,实在受不了了,我就找理由出去几天。”


王美立羡慕,羡慕郑先生。


突然想,这样的夫妻也恩爱了一辈子,是不是他过于要求另一半了哪?


郑先生继续游说王美立,“我说我做饭,我媳妇说我在外辛苦,让我歇着。我娘说谁嫁了我可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可我媳妇说,她无怨无悔。就这句无怨无悔,哪怕在外面我遇到动心的女子,我也不会迈出一步。因为我不能做出对不起媳妇的事。而且在外面呆一阵子,我想回家。家里有爹娘有孩子有一直等着我的媳妇。”


王美立第一次有了孤独感,他不是不想成家,只不过觉得如如果没有一个能够理解他,他也能够理解对方,两人心意相通的人,他不想只是为了传宗接代,只是为了有个人照顾自己而成家。


年龄越来越大,走的地方越多,看到的越多。不可能对二八少女动心,因为是两个世界的人。


他也不可能对别人的媳妇动心,那不是人做的事。


像他这个年龄的女子差不多都要抱孙子。


从二八少女到操持一家老小的妇人,大多数妇人过了三十岁,要不就是麻木,要不就是千疮百孔。


早就让生活把自己变得千疮百孔,或者是碎碎叨叨,心里只为儿孙着想,为儿孙活着。


王美立想,这辈子或许他不会遇见和他一样的人。


那么何苦为难自己也让别人辛苦?


所以他才没有在成亲这个事情上多想,一切都是随缘。


郑先生说了几句之后表达一下自己的关心,不再过多劝说。俩人聊起了别的事情。


郑先生说道:“过两天我请客,路上遇见的人全是妙人,也介绍你认识认识,多个朋友也多份乐趣。”


王美立答应了。


郑先生的性子洒脱豪爽,去的地方多说谈起来很吸引人。在回来的路上和冯卓光、叶田卓、罗志豪几人谈笑风生。


正好这四个人也都属于好吃的,除了冯卓光其他的人都是到处跑的,聊起来更有共同语言。


郑先生选了个日子,提前下了帖子,邀请这几位去六六顺大酒楼吃饭,也给付东家夫妻下了帖子。


付昔时提前去酒楼,顺便看看那里。酒楼一直是豆渣打理,她很少过来。


一进门,有个小二上前招呼:“这位客官,有定位吗?”


刘掌柜见是东家来了,赶紧上前拉过小二行礼道:“东家来了,包房已经安排好了,在二楼靠窗最大的那间。”


付昔时笑道:“好久没来了,这伙计是新来的吧?”


那个小二尴尬,躬身道:“对不住东家。”


付昔时说道:“这有什么呀,没事,你做的挺好。”


豆渣从后厨过来问道:“怎么这么早过来?客人还没来哪。”


付昔时说道:“好久没来了,过来看看。”


她找了一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刘掌柜亲自过来倒茶,付昔时说道:“今天我来是吃饭,你们该干啥干啥。”


刘掌柜回答是,带着小二退下。


豆渣也坐下来,说道:“今天上几个新菜,没正式推出,是大哥拿过来的新食物,说是田卓从南方带回来的。”


付昔时惊喜道:“哎呀,怎么没有听大哥说?瞒得我紧,你也没给我说。”


豆渣笑道:“是大哥说的给你一个惊喜,让我提前说了,本来是想着今天上菜的时候,先端上来让你猜一猜的。”


付昔时心想,这有啥好猜的?在前世菜市场最便宜的东西。没一会儿,叶田卓过来了,看到他们坐在楼下,走过来过笑道:“我还以为我第一个来哪。”


付昔时说道:“这是我自个的铺子,还能让大伙等着我啊。”


叶田卓坐下神神秘秘的说道:“大表哥给我说,今天要把我心我带来的那三种食物做菜,说我们可是最先尝到的,然后再推广出去。”


付昔时说道:“你家里不是也中了吗?”


叶田卓说道:“别提了,我家里种的我爹当成宝,谁都不让动。再说也不知道怎么做。”


付昔时说道:“多简单,不知道怎么做,全部用水煮,尝尝不就知道了嘛。”


想一想,煮一锅辣椒水,喝了呛死人。


想到这个场景就吃吃的笑。


还没笑完就听到有人说:“大侄女说啥哪,这么高兴。”


付昔时看过去是冯卓力堂兄弟,这俩堂兄弟长得不像。


冯卓力有一种吊儿郎当的纨绔模样,可以说是中年的俊男,冯卓光矮胖,但身上也有那种高门子弟的傲气。


平民老百姓将来再飞黄腾达,但是骨子里散发不出他们那种从小生活在高门家族里面的那种底蕴的气质。


付老大就曾经说过,我们这种草根出生的伪高门,俗称暴发户,和人家上百年家族出来的高门气质是不一样的,也难怪大部分高门看不起我们。


冯卓力堂兄弟都是很随意的性子,一起坐下来问他们聊什么笑得这么开心。


付昔时说道:“今天有几个新菜,到时让大家尝尝。”


等郑先生和王美立过来的时候,冯卓力和付昔时同时说话,一个说王兄弟,一个说王大哥。


郑先生惊讶道:“原来都认识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8ox.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8ox.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