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回到古代做皇商 > 第15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节

  回到古代做皇商

王修晋拆开信后,先是快速的翻了翻,里面有四张银票,共计五千两。眨了眨眼睛,又接着揉了揉,王修晋有种被银票砸晕的感觉。将银票放到一旁,快速将信看了一遍,又有些不确定的仔细看,王修晋嘴角扯了扯,心里再一次猜测杂货铺东家的身份。五千两是酒楼查封后收出来的,酒楼得罪了皇子的后果,不用多想也能知,除非酒楼的背景比正得天子青睐的皇子还要硬,要不然难逃一劫。至于酒楼里的人,下场也可想像,在皇权制度下,人权就别想了。全数抓起来关押是轻,若是死都不知是怎么死的才叫惨。皇子给王修晋的信中自然不会写怎么处置的事,只说酒楼之辈不懂规矩,便赔了五千两,想着没给粮钱,便把五千两全数给了王修晋。王修晋觉得钱多烫手,又觉得那位少东家太过大手大脚,五千两就这么送出,若被其父知道,怕是会受到责骂。第42章京城的变幻离湘城有些远, 对酒楼的事,王修晋也只是感叹了一番, 然后该做什么便做什么。于掌柜休息过后,便开始在王家粮铺的做工, 起初于掌柜仍担心被前东家看到, 后来时间长了, 于掌柜也就不在意了。自打去了一趟京城, 于掌柜开了眼界,行事作风也与以前大不同。王修晋并不知于掌柜以前是什么样,看着现在打理铺子的架式,觉得吴掌柜的眼光不错。为此还特意去杂货铺送了些东西以表感谢。于掌柜打理铺子, 王修晋放心,便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家里, 家中只有姐姐顶着, 王修晋还真不放心。王村里第二季的种植已经完成,第二季种植的多以耐寒的粮食为主,别看他们村子位于南方,但想种两季稻不太可行, 这里的冬天有时也会飘起雪, 尤其是前两年,那天啊, 想见个太阳都难,处处是灾,好在新皇帝是个善的, 不加税,还减免了,派人送了救灾的粮,虽说粮不好,但也着实减轻了他们的负担。如今村里更是和老六家签了收粮的单子,以后他们种的粮都卖给老六家,他们可都听说了,老六家今年种出来的粮在城里可是卖着高价,还每天每人限量的卖,以前的粮铺是论石收,老六家论斤收,虽说不如他零卖出去的价高,可也比一石一石的实诚。王村和相邻的几个村,都盼着日子快点,待到明年把地种了,入了秋后,好卖个高价,赚了钱把家里的房子修整修整,或是给孩子讨媳妇。各自打着算盘,见到王修晋时,个个都笑开了花,打招呼,热情的邀请去他们家坐坐。不只是王修晋,老六家的全都受到这般的欢迎,甚至连之前去偷王修晋地里的螃蟹的几人,见到王修晋也压下尴尬,主动打着招呼。对村民的热情,王修晋至今仍不能适应,地里种第二季时,他回来过,去地里一看,地都种完了,帮忙种地的就是之前去偷螃蟹的几人。那六家的长辈见着王修晋起初还有些尴尬,之后见王修晋并没表现出厌恶,才搭话聊起来,去徭役的六人向王修晋行大礼直道歉,称如今已经学好,当时伤得最重的那位,仍是一身媚态,从对方眼神和行事,都能看出全无以前的无赖气。同是一个村住着,还沾着亲带着故,王修晋也不想把关系弄得太僵,对方已然这么客气,他若是再摆着架子,似乎不太好,当然他也会防着一些。对六人帮着种地,他仍是感激。如今地里无事,铺子也算红火,手里有些闲钱,王修晋便想着再做点什么。五千两的事,王修晋当谁也没说,从吴掌柜的铺子里买回个完全不起眼的摆件,将银票都藏于其中,倒也不惹人眼。粮铺里的粮,不能只有一两种,于掌柜倒是知道几处供货的商家,但如今三份契,供家的商家少有愿意签的,且这些商家都于另外一家粮铺有着久远的合作,王修晋想插一杠子有点难。梧县里的不能想,王修晋便想从别的地方找找看,也托吴掌柜帮着打听。吴掌柜诚心与王修晋交好,和王修晋相处久了,吴掌柜也不拿对方当小孩看,早把受东家托留意的初衷抛开。吴掌柜对王修晋所托之事很上心,托了湘城掌柜帮忙问问,这不有了消息,吴掌柜立刻派人去王村通知王修晋。王修晋接到信后,把家里安排了一下,便带着王举业进了城。进城的一路,王修晋想着要不要买个老实汉子,后来想想家里的情况又只能摇头,可若是家中没个可以撑场面的男人,王修晋每次进城都不安心。自从回了王村,王修晋就没把父亲当个男人看,一旦他离开家,便把事情全都交代给长姐,也会托两边的邻居多帮忙留意着,每次从城里回村,也会带着东西给邻居送去。王修晋没进自家铺子,而是直接去了杂货铺,吴掌柜立刻笑意盈盈的招呼,把他得到的消息跟王修晋讲了一番。城中另外一家粮铺出了点事,除了本就是梧县里几个供货的商贩外,其他的商贩都想另寻销路。“吴掌柜可知那家是出了什么事?”王修晋之前还担心那家会过来寻麻烦,现在看不见得是对方气度大,而是本身遇到了麻烦事。“粮铺的东家也姓王,说不定你们还是出自同一本家。”吴掌柜自认为打趣的话,只是让王修晋扯了扯嘴角,吴掌柜见其不应声便开口继续往下讲,“他娶了两房,一正一妾,正室的弟弟和王东家关系不错,深受王东家的信任,奈何正室的弟弟没啥真正的能耐,却又咬着尖,以前于掌柜在他们家,可没少受那人的气。”吴掌柜添了杯茶,润了润喉后,才继续往下讲。“于掌柜辞了工后,王东家便没再请人,每天亲自去铺子里坐镇,似乎也派人打听于掌柜的去向,也许是没见于掌柜在梧县内出现,也就放下了。王东家天天在铺子里坐镇,他那小舅子却天天寻着各种借口往他们家跑,一来二去的,便传出一些不好听的话。可王东家对他小舅子信任啊,而且还有正室在家里,对疯言疯语的,自然是不相信。偏偏就巧了,有天王东家吃坏了东西,回家休息。王东家对小妾并不喜欢,纳进门是因为正室只生女,没生儿子,妾进门后一直无所出,自然便冷淡了。王东家进了正室的院,见院中无人,也只是觉得奇怪,想着可能媳妇身体不舒服,哪想走到屋门便听到里面传出……”吴掌柜说到这硬生生的停下了,眼前的人,可还是半大的孩子,就算平时没将把对方当孩子,有些话,也不能当着孩子讲。王修晋嘴角扯了扯,算是明白了,可仍觉得天雷滚滚,那是亲姐弟啊!想想便打了个冷颤。“然后呢?”王修晋明白,可王举业却是一脸的懵懂,正听着起劲,却没了下文,觉得混身不舒服。吴掌柜看了看王修晋,王修晋拍了一下侄子的头,“去铺子里,待会儿我去寻你。”王举业一步三回头的往外走,直到走出杂货铺,也没到小叔叔的声音,只能垂头去了铺子,走到铺子门口,王举业心想着也许于掌柜会知道,等下问问。杂货铺里,王修晋见侄子离开后,才开了口,“后宅之事,怎么会影响到前面的铺子?”“王东家的正室和弟弟并非亲姐弟,弟弟是过继的,你是没见过那人的模样,给人最直观的感受,便不是个好人。办事不行,溜须拍马的功夫十分了得,若不然也不会把王东家哄得对他极其信任。”吴掌柜没再继续刚刚的八卦,转到了正事上。“正室的弟弟对姐夫家的钱存在哪里,有多少暗账,太过清楚。被堵到现场的王东家哪有心思想这些,便将小舅子和妾室,连带着正室一并赶走。”“等等,怎么扯到了妾室的头上?”王修晋有些蒙。“王东家进门看到的小舅子和妾室,至于他的正室被两人关在内室之中。”吴掌柜没再细说,继续讲之后的事,“王东家把人赶走之后,正室在娘家哭诉一番,本就是过继的儿子,老俩口自然要站在女儿这边。将过继的儿子打了一顿,之后便想给王东家送去,由他处理。哪想那弟弟带着小妾跑了,临走的时候,趁着夜色去了一趟王东家的家里,把值钱的东西,还有银票全都顺走了。”王修晋悟了,王东家怕是没钱给货商结算了,“王东家在梧县多年,应交下不少朋友,能过了眼前下的难关。”“孩子,你还太年轻。”吴掌柜眯起眼睛,“带走的值钱的东西里,可包括着地契!”“……”王修晋只能对王东家表达深深的同情,“地契不能补吗?”“没听说还能补的。”吴掌柜摇头,“王东家损失大了,一气之下便病倒了,好在他与供货的处得还算不错,没人落井下石,这会儿去追债,反而梧县的几家都愿意给王东家先供着铺,待周转后再给他们结钱。”“若是那妻弟拿着地契回来,怕是要改头变面了?若是衙门给补契,或是有专门的过户更改的登记,那妻弟也不会得意,拿走的地契,也不过是一张废纸。”“等等,按你这么说,王东家丢的地契其实也是可以补的。”吴掌柜望向王修晋,“我虽没听有补契一说,是过户的更登记还是有的。”“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当帮还是要帮一把,您也说了,对方说不定和我还是本家。”王修晋笑了,“再说,做生意没有人想多个敌人,都想多个朋友。”第43章梧县近些日子最大的谈资便是粮铺东家的事, 两家粮铺的东家都姓王,一新一旧, 新的红火,老店虽人来人往挺多, 可看热闹的更多。老店里的伙计每天除了应付来扯八卦的客人, 还要盘算着店能不能开下去。吴掌柜被王修晋推着去了王东家的门上, 吴掌柜就想不通了, 王修晋咋那么心大,就不怕王东家缓过气后,调头跟他抢生意?说什么多个朋友总归比多一敌人强,可“同行是冤家”也不是随便说说的。吴掌柜在心里摇头, 只觉王修晋还是太嫩,即是应下帮忙, 吴掌柜可不会落了王修晋的影子, 和王东家扯话时,点明了王修晋的提示,他能帮王修晋的也就这么多了,希望王东家是个知恩的。王东家对吴掌柜千恩万谢, 送走吴掌柜后, 顾不得身子未痊愈,备上大礼便去了县衙, 等人从衙门出来,整个人变得精神了不少。又备了些薄礼去了梧县一直没有停了他家粮铺货的商人家中,对他们又是一番千恩万谢, 最后才寻到杂货铺,他和吴掌柜并不熟,可就是不熟之人,为他指了明路,王东家自然要过来拜访,顺便请吴掌柜帮忙引见王修晋。吴掌柜想着粮铺里还有于掌柜在,便没让王东家过去,而是请王修晋过来。王东家哪里能让,即便对方是个小孩子,对方也算是间接帮了他,他哪能等着对方上门。吴掌柜反劝不用想太多,不等王东家再开口,便让伙计去隔壁请人。王修晋今儿进城给大哥送些东西,顺便再给长姐捎些东西回去,这次王举业并没有跟着进城,而是被他留在家里,跟着父亲识字。王修晋非常诚恳的请求父亲,让其教王举业什么当问什么不当问,什么当说什么不当说。王老六也不白教,向小儿子提了个条件,若是大儿今年不中,下次乡试,便由王修晋去。王修晋想都没想便应下了,去就去,又没说要认真学了再去。进城见了大哥,王修晋并没有提起此事,而是让大哥专心读书,家里一切都好,铺子里生意也过得去。王修晋可是做好了亏三年的打算,其实铺子也不算亏,却也没赚多少,但额外的收益也使得王修晋不再为没钱而发愁。派铺子里的伙计去买东西,王修晋见隔壁的伙计跑来请,跟于掌柜说了一声,便抬步去了杂货铺。和吴掌柜打过招呼,吴掌柜立刻给两人做了引见,王修晋打量对方,对方也在打量他。王修晋只在心里感叹,对面的人长得挺精明的,怎么看也不像是个会被人忽悠住的,怎么偏偏就栽了?王东家看着王修晋,怎么看都觉得对方有着书生样,应该坐在学堂识字,日后应是舞文弄墨,想想其父的身份,王东家感叹,书香门弟就是不一样,即便做生意也染不上铜臭。相识之后,王东家也说明了自己的来意,非常郑重的向两人道谢,甚至还讲了一下自己以前小心眼,想要对王修晋打压一番。王修晋摇手,只说对方只是想想,并没有做,心仍宅厚。两边互相吹捧,吴掌柜心中暗翻白眼。王东家想请两人去酒楼吃酒,王修晋直接回拒,他还是半大的孩子,哪能去吃酒,便寻了个借口先走了。走了门,心里对王东家的评价低了几分,此人不能用好与坏评说,他头上大大的负数,还有心思请人吃酒,到底是久经生意场,当说是心宽。王修晋躲了,吴掌柜本也想躲,却被王东家连劝带请的不好再拒绝,便随着王东家去了酒楼。王东家其实还有事相求,如今生意已然是这样,他把跑了的小舅子给告了,能追回多少便是多少,其他的地契房契什么的,他想变卖,给供货的能补多少补多少,若有余,便去他乡做个小生意,若没有余,就回乡下,他妻子家中还有几亩薄田,回家种地去。王东家相求的便是铺中的伙计,既然不想再做下去,便要早些为伙计寻个下家。提起伙计,便想到原来铺中的掌柜,不由得长叹,直道自己识人不清。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8ox.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8ox.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