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炮灰她想千古流芳[快穿] > 炮灰她想千古流芳[快穿] 第137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炮灰她想千古流芳[快穿] 第137节

  炮灰她想千古流芳[快穿]

九月,杜孟勋不知怎的和东瀛有了勾结,在东瀛驻华jūn_duì 的支持下于燕京宣布登基为帝,改民国纪年为复兴元年,自命国号为周,希望自己的帝国能和周朝一样,绵延八百年,长盛不绝。九月底,杜孟勋带领麾下文武百官前往燕京郊外祭宗庙、拜孔孟,出行队伍却遭到不明势力刺杀,硝烟火光里孔庙被毁,杜孟勋本人身受重伤,不得不提前中止活动,被紧急送往了医院。这是杜孟勋这一年来第二次陷入危机,但可惜,幸运之神不是每次都站在他这一边的。这一次,他并没能再次睁开眼睛。变故就发生在短短一个月之内,杜孟勋计划里合该绵延千百世的大周帝国荒唐得如同儿戏一般,仅仅存在了十三天就宣告夭折。燕京势力二度洗牌,杜政府内部群龙无首,躲在别处伺机而动的革命党也揭竿而起,双方在燕津江的地盘上打得不可开交。没了杜孟勋压制的杜政府就是一盘散沙,风一吹就散了,在革命党暗中扶持起几股中小势力、打压妄图走上杜孟勋的复辟老路的大势力的一拉一踩中,杜政府迅速分崩离析,革命党趁机夺回政权,仍延续民国纪年,一切规则律法照旧。一系列新闻迅速通过各种方式传到了全国各地,各大报纸杂志上都有文人在歌功颂德、欢欣鼓舞,可目之所见,广城的百姓似乎都对这个新闻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对他们而言,谁来当权似乎都并没有什么区别,杜政府也好,革命党也罢,他们始终都在给洋大人点头哈腰,齐鲁大地上至今仍插着太阳旗,广城沪城再怎么霓虹闪烁、热闹繁华,他们仍还是终日为生计奔波。这是一整个民族的麻木。上头的口号喊得再怎么响亮,底下的百姓依旧看不到希望在哪里。世界阴晦黑暗,他们日复一日地摸黑前行,前方始终没有出现曙光。十月伊始,坐落在沪城的《华国青年》杂志社又收到了新一季度的经费汇款,庄彦书拿着这个钱给大家伙结工资的时候,所有人脸上都不见喜色,一片愁云惨淡。年纪尚小的小曹从庄彦书手里接过几枚银元,说了声“谢谢庄哥”后就低头抿唇往外走,走到门口的时候却忽地停下了步子,咬牙转头问:“庄哥,大老板她、她……”庄彦书叹了口气,放下手里的账单子,道:“你知道,我是去宜城参加了她的葬礼的。”这话一出,小曹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其实杂志社的人里除了庄彦书,他们其他人跟大老板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但大老板是在最他们最低谷的时候延续了他们的梦想的人,她从来没强迫他们要给予她什么回报,反而一直在付出。她的才华横溢,她的满腔正气,都让他们向往和叹服。有些人天生就是该闪闪发光的,他们随意立于这天地间,就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如白萍,如他们大老板,如这世间千千万万抛头颅洒热血的人。当初大老板的死讯传来,他们杂志社上下的第一念头就是不信,可没过几天,戚府的葬礼请帖就发到了庄哥手上。上个季度结束的时候,他们收到了新的汇款,全杂志社欣喜若狂,都以为是大老板回来了,可到宜新去一问,才知道大老板早在最开始就为他们杂志社专门拨出了一笔钱,让宜新的财务每季度定时汇款。从希望再次落入绝望的感觉实在不好受,这几个月以来,杂志社内部都难有笑声。《华国青年》上《资本论》的翻译才刚连载了个开头,他们每一期都会在那一版面开天窗,等待一份可能永远也不会再到来的稿件。“庄社长,新一期的投稿给您送过来了,您来签收一下啊。”外头传来邮递员的喊叫,庄彦书应了一声,拍拍小曹的背,转身出去了。从《华国青年》打出名气后,杂志社收到的投稿就越来越多,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他们几个人换着笔名精分投稿,面前凑出一期内容的艰难时候了。也不知大老板若是知道了,会不会为他们高兴?肯定会的吧。庄彦书把沉甸甸的投稿包裹分给众人审稿,自己回去接着算他没算完的账。小曹也领了一叠稿件回去,坐在桌前望着那银元愣愣地发了会儿呆,勉强打起精神整理起了稿件。跟杂志社有签约的笔名来稿放一边,新人投来的散稿放一边,读者来信再另放一边……小曹重复着机械的整理工作,目光散漫没有焦距,心神早就不知道飞到了哪个地方。等等!这份稿件,这份稿件是……心脏先于他的意识狠狠一缩,他颤抖着把那份稿件取出来,微微泛黄的稿纸上,赫然是最新一期的《资本论》译稿。……《华国青年》的忠实读者们都很高兴,因为最新一期的杂志总算没有再开天窗,之前断更许久的《资本论》翻译也重新开始连载,只是译者的名字换了一个,不再是竹文。但奇怪的是,这位新译者的行文方式和遣词造句都和竹文先生颇有共通之初,再想想前段时间盛传的竹文先生得罪杜政府当局的传闻,大家都了然地点点头。这个年头,换个笔名啥的还是很正常的嘛,理解,理解。普通读者都能想到的事,从前杜孟勋那些旧部自然不可能想不到。廖文诚看着杂志咬牙切齿。戚笑敢,戚笑敢她竟没死,她把他们所有人都骗了!知道竹文就是戚笑敢的人并不多,无非杜孟勋身边的几个亲信而已,可恨他们都在不久前那场变故中遭受剧变,哪怕没死也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那戚笑敢明显跟革命党有勾结,就算他知道她是始作俑者又如何?竟是不能对她产生半点威胁!最高兴的莫过庄彦书等人了,虽然大老板并没有额外留下只言片语,但他们知道她还没死。当晚庄彦书就买酒买肉回杂志社办起了宴会,众人猜酒行令,一扫几个月以来压在心头的阴霾,好不快活。冬去春来,夏走秋逝,唐沅在广城的日子过得忙碌而规律。化工厂和研究所制造出来的产品都被安托万的人运到了大洋彼岸,变作真金白银又流回了她的口袋,这些钱又被她拿去变成了各类实业工厂和学校医院。钱实在是个很好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就属它最接近万能。广城租界里那些前沿人才也渐渐走进她的地盘,为她所用,她创建的国货品牌,也成了这个时代少有的能追赶甚至超越洋货的东西。等革命党再次上台站稳脚跟后,唐沅就借着先前沈月藻他们的路子,向政府当局递了一份计划书。关于军工业体系构建的计划书。纵使民国已经建立了有些年头,但眼下华国的许多产业却依然延续着前朝的模例。不是他们不想改,而实在是有心无力。华国政府缺钱缺技术,最缺的是人才,无论想做什么都饱受掣肘,不得不去跟洋大人点头哈腰。更别说,虽然杜孟勋倒台了,全国一大半地方依然掌握在各地军阀的手里,中央下达的命令并不管用,军阀有军阀自己的钱袋子,他们绝不会为了所谓的“大义”放弃自己的利益。这种种原因,都直接导致了华国迟迟不能构建起自己的军工业体系,什么都得用洋货。都说靠山山倒,一旦如今的局势出现变动,扼住了华国各业命脉的列强立马就会翻脸,打击华国经济,乃至让华国市场整个陷入瘫痪。一手创建起革命党的先驱、如今的民国总统方士行先生是个高瞻远瞩的人,他早看到了这些弊病,却苦于迟迟没有改变的良方。但唐沅在这短短一年在广城做出的成绩,却让他看到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而正好,对方也在这个时候送上来了一份漂亮的计划书。政府很快派人来到广城和唐沅接洽,在详细考察过唐沅名下产业的运作模式后,他们向中央提交了一份详尽的报告。方士行亲自阅读了这篇报告,越是看下去就越拍案叫绝,他知道自己一开始的眼光没错,这位戚小姐当有大才。他亲自提笔,郑重地给唐沅寄去一封邀请函,邀她至燕京详谈。唐沅欣然赴约,在燕京呆了大半个月,改组建设军工业体系的改革方案就被基本敲定了下来。这次改革是以广城为基点,唐沅回程的时候,队伍里多了不少政府派来的相关专家。这些人中有青壮年人,也有双鬓斑白的行业泰山,人人的眼中都燃烧着熊熊斗志,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此去将完成华国现代化路程上一个伟大的壮举,他们的祖国会因他们而强大。但,世事总是无常,时代的阴霾从来就未曾消散过,这注定是个多事之秋。这年深冬,新年快到来的时候,方士行却因长期伏案操劳支撑不住倒了下去。病来如山倒,又是他这样的年纪,一场病把身体里的沉疴隐疾都激发了出来,短短三两个月,他竟是连下床也不成了。更令所有人猝不及防的是,方士行尚在病中,他最信任的心腹之一施良竟带领jūn_duì 突然发动政变。没人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同军阀和鹰国搭上线的,等所有人都反应过来后,施良已经囚禁了方士行一家,成了临时代总统。施良上位后,方士行在位时推动的项目方案被通通叫停,随唐沅千里迢迢来到广城的专家学者们又匆匆离去,作为近几个月以来深受方士行器重的新贵,唐沅甚至直接被施良禁止踏入燕京。若是唐沅的底气再弱些,没有这些产业和加洛林家族的支持,她毫不怀疑施良会直接派人捉了她,丢她入大狱。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8ox.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8ox.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